張振新(左)與其他藝人認真排練新戲《思鄉緣》。(通訊員 李洪 攝)
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瓊瑤
“現在很少有人拜師學皮影戲了?!?0月17日,江漢皮影戲省級傳承人張振新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坦言。
今年71歲的張振新是潛江市竹根灘鎮沙街村農民,從小熱愛皮影戲,早在1978年,就拜本村歌腔皮影戲第一代傳人謝從良為師。從那時起,張振新便開始了長達40余年的皮影戲表演生涯。
張振新不僅從事表演,還熱愛寫作,曾自編了《梁山伯掛帥》《金石緣》《五龍刀》《陸海情深》《真假秦瓊打擂》《王陵掛帥》《雙紅玉》等多部歷史情感劇,作品多次獲得省市榮譽,是名副其實的皮影界“大腕”。
江漢平原皮影戲曾風行于潛江、天門和仙桃一帶,號稱農村的“土電影”。只要聽說有皮影戲表演,家家戶戶搬著小板凳搶位置。談及當時風光,張振新記憶猶新。
“拜師的人排成長隊,要經過層層嚴格篩選?!痹缒?,許多人家會把小孩送到張振新家中,請求拜師學藝。張振新會仔細詢問孩子的文化程度,還會提問“看過哪些歷史名著”,如果面試達不到要求,就會被“淘汰”。
在當時,還會舉行拜師儀式,師傅會面授皮影戲傳承藝術、尊師重道的禮教。張振新陸陸續續收了多名徒弟,其中一名女徒還被當時的潛江花鼓劇團錄用。
隨著社會的發展,江漢平原皮影戲日漸凋萎,盡管潛江花了大力氣保護和傳承這一民間藝術瑰寶,但皮影戲仍然面臨失傳的危險。據悉,目前潛江市從事皮影戲演唱的藝人不足10位,且年齡都偏大,平日里難得演上一場。
除了經濟收益大幅減少外,張振新還有一個最大感受是:招不到徒弟。
“皮影戲學起來難,還缺乏發展空間,收入更是少得可憐?!睆堈裥滦睦锴宄?,網絡時代,人手一部手機,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各種各樣的電影,傳統的皮影戲很難對新一代的年輕人帶來吸引力。
張振新坦言,連自己的兒子都不愿意接班,只是把它當作愛好。
采訪當日,張振新正與幾位藝人在排練新戲《思鄉緣》,他們也不知道以后有沒有觀眾,但他們排得很認真。
“我們這一代人還在堅守,但只怕后繼無人?!蹦徊己?,張振新憂心地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