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var id="w8jlb"></var>

<ruby id="w8jlb"><bdo id="w8jlb"></bdo></ruby>

      1. <dd id="w8jlb"><center id="w8jlb"></center></dd>

          1. <button id="w8jlb"></button>
              [湖北日報]潛江花鼓戲何以越唱越火
              當前位置: 首頁> 新聞> 媒體聚焦>
              7906 次瀏覽
              2022
              10/19
              10:36

              湖北省實驗花鼓劇院送戲下鄉。(通訊員 金鑫 攝)

              花鼓戲《河西村的故事》講述潛江蝦稻產業發展。 (通訊員 金鑫 攝)

             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瓊瑤 通訊員 杜少華

              10月12日,應湖南、安徽等地的邀請,湖北省實驗花鼓劇院常務副院長何小洲帶著50人的團隊,開始了新的巡演。

              走出潛江、走出湖北,這支團隊已是司空見慣。在此之前,黃岡、襄陽等地也發出了邀請,劇團演出的《紅荷》《情緣》等劇目深受當地群眾喜愛。

              近年來,一些地方戲逐漸走向沒落,而潛江花鼓戲卻越唱越紅火。為何有這樣的差別?他們有何獨門絕技?

              7個月打磨1個劇目

              2018年,第三屆湖北藝術節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優秀劇目展演上,《河西村的故事》壓軸登場,引得觀眾拍手叫好。

              這是湖北省實驗花鼓劇院精心打造的現實題材大戲,該劇圍繞潛江蝦稻產業發展的主線,以小人物折射出改革開放40年來的鄉村巨變。

              臺上1小時,幕后卻付出了7個月的努力。

              該劇編劇、國家一級編劇周慧為了尋找創作靈感,數次到河西村的原型——潛江市熊口鎮趙腦村蹲點,幾赴華山、萊克公司尋找素材。

              《河西村的故事》一經首演,便受到熱捧。隨后,在北京、湖北、湖南、河南等地巡演40余場。

              盡管好評如潮,劇組并未就此滿足。每一次演出之后,都會根據現場觀察和專家反饋的意見,再精心打磨修改細節。

              “有時為了創作一部好作品,前期醞釀時間長達一兩年?!敝芑凵钣懈杏|地說。

              一心一意造精品,正是該劇團歷經數年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。

              湖北省實驗花鼓劇院,成立于1956年,前身是潛江市荊州花鼓劇團。2012年,湖北省實驗花鼓劇院劃轉為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,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機構。在政府的“全額保障”下,劇團能夠全身心投入到花鼓戲的保護和傳承工作中。

              為了鼓勵“出精品”,潛江市政府不遺余力地支持。2008年,潛江曾斥資近700萬元,支持湖北省實驗花鼓劇院創作大型現代花鼓戲《生命童話》,該劇講述了一群藝校學子畢業進入劇團后,排演抗震救災戲的故事。3年間,該劇在全國演出近30場次,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和喜人的經濟效益。

              在鮮明的指揮棒下,一批精品不斷涌現?!都彝ス浮贰对扒槌稹贰渡挕贰逗游鞔宓墓适隆返染穭∧肯群髽s獲中宣部“五個一”工程獎、文旅部“文華劇目獎”“文華大獎提名劇目獎”等國家級大獎。

              跟蹤培養“好苗子”

              戲曲事業難以繁榮,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人才青黃不接。

              為了破解這一難題,從2018年起,湖北省實驗花鼓劇院與湖北藝術職業學院聯合開辦花鼓戲班,定向培養演員。

              “學員每年3萬元的學費,由省文旅廳和潛江市財政共同承擔?!眲F辦公室主任金鑫介紹,第一期花鼓戲班有36名學員,他們經過4年學習后,今年全部回到湖北省實驗花鼓劇院實習,成為新一代花鼓戲演員。

              戲劇是“角兒”的藝術。為培養名角,潛江實施“名家工作室”工程,采取名師帶徒方式,培養有靈氣、有悟性的青年演員。市財政拿出經費,返聘國家一級演員胡新中、李春華回到劇院,手把手傳授技藝。

              1989年出生的付潛芬,是劇團的一名青年演員,在“師傅”胡新中的指導下,很快脫穎而出,在《賣水》《廉錦風》《五女拜壽》等20余臺劇目中擔任主演。昔日的“新兵蛋子”,一路成長為當家花旦。付潛芬的經歷,也給了許多新入行的演員極大的信心。

              如今,老中青三代演員同臺競技,成為一大看點?;ü膽颉都t荷》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而創作,劇中胡新中、付潛芬、答沙等三代演員共同擔任主演,可謂各美其美。

              視野不局限在潛江,劇團每年選派一批演職人員,以委培的方式送到上海戲劇學院等院校脫產學習編導、音樂、音響、舞美等專業知識,開拓視野,提高專業素養。

              在不斷的提升和磨煉中,一批新秀崛起。目前,該劇團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3人、國家文華表演獎獲得者1人、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2人、上海白玉蘭新人獎獲得者1人,會聚著“花鼓之王”“花鼓皇后”“老旦王牌”等領軍人物。

              把劇院“搬”到網上

              來到潛江,你會發現,潛江老老少少差不多都會哼唱幾句花鼓戲。在民間,有“聽了花鼓戲的喲喂喲,害起病來不吃藥”一說。大意是,唱花鼓戲可以不吃藥,其魅力可見一斑。

              潛江書香文脈,成就了戲劇大師曹禺。一直以來,潛江人對戲劇有著別樣情結,曹禺劇院是他們常去的地方。

              潛江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施毅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,以往戲迷習慣到劇院看花鼓戲,如今疫情防控下,戲迷們的看戲方式悄然發生變化。

              新一代青年花鼓戲演員,紛紛開通網絡視頻號,把自己的作品上傳抖音、微信視頻號等網絡平臺,收獲了一大批粉絲?!?0后”演員許文芳于2019年開通抖音賬號“舞指二胡”,幾乎一兩天就更新一條視頻,至今已發布相關視頻近700條??捎H可敬的表演,網絡了一大批年輕戲迷,賬號已積累超過110萬粉絲,其中不乏國樂“大咖”。

              為了累積粉絲,潛江每年舉辦“戲迷潛江”大賽,吸引天門、仙桃、洪湖等周邊縣市的戲迷前來參賽,獲得名次的戲迷,除得到一定物質獎勵外,還能與名師名家當面交流,甚至有機會同臺演出。

              戲迷之間也有學習交流的平臺。今年7月23日,首屆湖北花鼓戲戲迷夏令營開班,武漢、洪湖、天門、潛江等地愛好者近百人齊聚潛江,近距離感受名家風采,體驗花鼓魅力。

              為了讓農村群眾能在自家門口看戲,潛江率先嘗試了“農民看電影看戲,政府統一買單”,湖北省實驗花鼓劇院每年送戲下鄉100余場。

              “同步視頻直播,讓更多戲迷隨時隨地看戲?!笔┮憬榻B。

              湖北省實驗花鼓劇院的名氣漸漸大了,湖南、江西、北京、上海、江蘇等地紛紛發來邀請函。近3年來,劇團外出巡演累計達60余場次,這在地方劇團是不多見的。

              來源: 湖北日報
              相關新聞
              Copyright @ 2007-2021 www.pinslov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              潛江新聞網 版權所有
             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:cnqjw2008#163.com(請將#換成@)舉報電話:0728-6293369 公眾投訴舉報處理制度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
              鄂公網安備42900502000534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42120180014 鄂ICP備12000686號-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備案號:鄂備2011012
              34com免费视频
              <var id="w8jlb"></var>

              <ruby id="w8jlb"><bdo id="w8jlb"></bdo></ruby>

                1. <dd id="w8jlb"><center id="w8jlb"></center></dd>

                    1. <button id="w8jlb"></butto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