潛江新聞網訊(記者 曾俊偉)時下,我市中稻陸續進入收獲期。10月10日,在老新鎮田李村水稻機收損失監測調查現場,農戶駕駛綜合收割機在稻田里來回穿梭,收割、調頭、轉彎、卸糧一氣呵成。
當日,市農機化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技術人員和老新鎮農機工作人員一起,通過使用取樣量方區測量產均、晾曬、除雜、稱重、測算等步驟,進行機械化收割減損檢測。經檢測,該地水稻機收損失率平均為2.19%,低于農業農村部機收損失小于2.8%的要求。
“過去收稻都是比最短時間誰收得多,現在比的是誰損失得更少,只有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、智能化,從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轉型,才能實現糧食減損增收?!崩闲骆傓r機服務中心主任張濤介紹,今年以來,該鎮先后通過開展問卷調查、技術指導、服務督導、加大宣傳力度等方式,樹立群眾減損意識;同時要求種糧戶、機手定期檢修農機具,做好保養,禁止機具帶病作業,以良好的狀態投入工作,確保農戶減損增收。
“截至目前,我鎮共計發放農機減損宣傳冊1800余份,技術培訓指導300人次,水稻收割已經完成90%,機收率達98%,收割減損率在2.8%,同比去年機收減損降低一個百分點?!睆垵f。
據了解,今年我市中稻種植面積90.1萬畝,共投入聯合收割機2950臺參與中稻機收,投入配套農機具1.2萬臺,預計每畝單產574.1公斤,總產51.73萬噸。
“通過我市多個鄉鎮檢測點數據對比調查,今年中稻機收損失概率約在2%左右,同比去年降低1%,相當于全市挽回510余萬公斤糧食,為農戶增收1100余萬元?!笔修r機化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劉詞平說。
來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