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var id="w8jlb"></var>

<ruby id="w8jlb"><bdo id="w8jlb"></bdo></ruby>

      1. <dd id="w8jlb"><center id="w8jlb"></center></dd>

          1. <button id="w8jlb"></button>
              養殖黑斑蛙 “蹦出”致富路
              當前位置: 首頁> 新聞> 走村串戶>
              28901 次瀏覽
              2022
              08/23
              11:21


              潛江新聞網訊(記者 王宇杰)眼下,正是黑斑蛙生長旺季。8月22日,在總口管理區的潛江市楊陽青蛙養殖基地,一塊塊稻田四周圍起了白色的紗帳,成群結隊的黑斑蛙靜靜地伏在陰影處,受到腳步聲的驚擾后,“撲通撲通”不約而同地跳入了一旁的水中。養殖戶彭楊陽正忙著給這些小家伙們投放“自助餐”,眼前這片60余畝稻蛙共養水田,便是他的“致富田”。

              “今年的黑斑蛙長勢不錯,畝產能達到3千斤,預計總收入能突破30萬?!痹擆B殖基地負責人彭楊陽高興地說。

              今年30歲的彭楊陽是一名退役軍人,2008年入伍,2011年退役。退役后,一直在外打拼,曾在東莞一家印刷廠工作5年,一次他在春節回家時聽朋友說養黑斑蛙有“錢景”,內心就泛起了回鄉創業的想法。

              2016年,依托當地優質的自然環境和干凈的水源,彭楊陽全身心地投入到黑斑蛙養殖上。在先后多次到武漢、荊州和周邊鄉鎮等地考察學習后,他流轉60余畝農田,投資40多萬元,創辦起黑斑蛙養殖基地,采取“稻蛙共作”種養模式,發展黑斑蛙特色養殖業。

              開弓沒有回頭箭。創業之初,彭楊陽面臨諸多挑戰。由于沒有養殖經驗,加上天氣等原因,第一批黑斑蛙成活率低、產量不高,讓他吃了不少虧。倔強的他通過查資料、找同行請教、請專家指導,采取補救措施,引井水灌溉蛙池,第二年便獲得20余萬元的收益。

              據了解,“稻蛙共作”是一種綠色生態、互促共贏的種養模式,黑斑蛙能吃掉水稻害蟲、排泄物可作水稻肥料,而水稻既能凈化蛙田水體,又能為蛙提供生長適宜場所,實現兩者共生互促。同時,能夠避免水稻使用化肥和農藥,促進資源循環利用,減少環境污染,提升稻米品質。

              “稻蛙共作”種養不但富了養殖人,也富了一方村民,如今彭楊陽成了當地養蛙行業的“土專家”,不斷有養殖戶前往咨詢和學習。

              “聽說彭老板養的黑斑蛙非常不錯,今天我過來向他學習一下?!睗O洋鎮雙馬村養殖戶施玉明說。

              根據往年市場行情,彭楊陽推測今年黑斑蛙的價格應該在每斤18元左右,預計60個蛙池應該可收益30萬元。良好的發展態勢,讓彭楊陽對黑斑蛙養殖充滿信心。

              “一年比一年好,今年這批銷售完,在冬季又可自行育苗,明年開春的2月份又可以開始新一季的養殖?!迸項铌栒f,接下來,他將擴大養殖規模,進一步優化養殖技術,為有養殖意向的村民們免費提供技術幫助,帶領大家共同致富。

              來源:
              相關新聞
              Copyright @ 2007-2021 www.pinslov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              潛江新聞網 版權所有
             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:cnqjw2008#163.com(請將#換成@)舉報電話:0728-6293369 公眾投訴舉報處理制度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
              鄂公網安備42900502000534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42120180014 鄂ICP備12000686號-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備案號:鄂備2011012
              34com免费视频
              <var id="w8jlb"></var>

              <ruby id="w8jlb"><bdo id="w8jlb"></bdo></ruby>

                1. <dd id="w8jlb"><center id="w8jlb"></center></dd>

                    1. <button id="w8jlb"></button>